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刘明:今年水泥需求将适度增长
发布日期:2014/05/21
出处:水泥商情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刘明在2014年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发言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对水泥需求将会保持适度增长。

    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7.5%左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水泥工业作为基础原材料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联度高,联系紧密。

    刘明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水泥产业应该在严控新增产能、加速落后水泥产能尽快淘汰、加快兼并重组、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引领创新等方面做好发展的文章,以此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14年水泥产业发展有如下重点:

    严控新增产能。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整个行业形成共识,把遏制新增产能和重复建设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点。水泥企业应主动调整发展战略,严控产能,遏制新上项目。水泥行业要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要寻求外国市场投资机会,努力推进中国水泥企业走向国际化。

    加速落后水泥产能淘汰。由于多种原因,立窑等落后产能目前尚未完全淘汰。2013年年底,全国水泥熟料产能18.6亿吨,其中,应淘汰的落后产能9000万吨,约占4.8%。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正本)》的要求,所有立窑等落后产能都必须在2012年年底彻底淘汰。

    加快兼并重组。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水泥企业应抓住这个契机,突破所有制限制,发展混合经济,积极探索和创新突破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要打破区域界限,实行企业之间跨地区兼并重组;积极探索大企业集团之间的合作模式,实行相互参股及区域间的产能置换,进一步提升水泥产业集中度。

    推进节能减排。2014年中国单位GDP能耗目标下降为3.9%以上,这对水泥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企业应该发挥表率作用,扎扎实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贯彻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水泥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科技引领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应对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企业和行业的创新能力包含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还是要靠企业创新能力。

    刘明认为,从下一步水泥产业发展情况看,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产品质量标准进一步提升,将极大地推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化解工作。环保标准方面,根据环保部新出台的环保标准,水泥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将由800毫克/立方米大幅下调至400毫克/立方米,这一规定自2015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现有水泥生产线约40%需进行脱硝改造,这将会倒逼一批落后产能淘汰。产品质量标准方面,有关部门正在制修订水泥、混凝土产品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预计近期将取消32.5复合水泥标准。新标准的出台,将在提升水泥及相关产品质量,减少水泥使用总量,改善市场供需结构,以消费升级促产业升级,促使一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落后企业退出市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