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s/ 行业资讯/News Detail
发改委首次明确在水泥等行业开展碳捕集试验
Date:2013/06/28
From:水泥商情网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的通知》,通知提出,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试验示范是“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同时,首次明确,在火电、煤化工、水泥和钢铁行业中开展碳捕集试验项目,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及相关政策激励机制。

   这是国家首次明确CCUS产业未来商业化导向。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已开始启动涉及CCUS产业的示范项目,相关上市公司也开展相关技术及商业模式的探索,但仍受制于技术和成本制约而无法规模化发展。

  首次明确商业化导向
  CCUS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并且加以合理利用的一种技术。它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封存和使用。发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是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重要举措。据研究,此项技术可以使单位发电碳排放减少85%至90%。良好的碳减排效果使大规模实施CCUS成为各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战略之一。
  通知提出,将鼓励油气、煤化工和电力三大行业优先开展示范项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此前也表示,在CCUS示范项目实施方面,将优先支持有行业、地区特色,低成本、规模适度,且近期有较大推广价值的重点示范项目,培育相关产业发展。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大型煤炭和电力企业开始尝试CCUS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继华能集团北京热电厂及神华集团鄂尔多斯等示范项目之后,国内五大电力之一的大唐集团近日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开发两座燃煤电厂CCUS示范项目,计划2015年投入运行,届时两个示范项目的年碳捕集量均可达100万吨以上。
  市场规模或达数百亿
  二氧化碳的利用涉及煤炭、电力、化工、地质、采油、矿业、食品、消防、农业等多个行业。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李政表示,以2008年投运的华能北京热电厂CCUS装置为例,其目前的二氧化碳捕集成本在每吨420元左右,而国内化工行业市场上二氧化碳售价已达1200元/吨。以此测算,捕集1000万吨的二氧化碳,仅在化工领域可创造120亿元的市场规模。“按照国内的碳捕集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未来10年内国内碳捕集利用量将有望超过1000万吨。”李政认为。
  另有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利用CCUS产生的二氧化碳驱油,进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可能更具有市场前景。一般而言,油田每注入2.5到4.1吨的二氧化碳,便可提高1吨的石油产量。
  据了解,除中国神华投资2.1亿元实施的年封存能力10万吨二氧化碳的示范项目外,九龙电力全权管理的重庆合川双槐电厂将建成西南地区首个碳捕集装置,年封存二氧化碳能力达1万吨。此外,在神华集团承担的我国首个1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中,天科股份中标该CCUS项目的碳捕捉单元。
  技术和成本问题仍待解
  业内专家提醒,目前CCUS尽管受政策力推,但其本身仍需解决技术成熟度和成本问题。据介绍,目前公认的应用CCUS技术最成熟的领域是超临界火力发电厂。未捕集CO2的超临界电厂的单位发电能耗约为300克标煤/千瓦时,成本约为0.2到0.3元/千瓦时;如果采用燃烧后捕集技术,在CO2捕集率为90%的情况下,单位发电能耗将上升到400克标煤/千瓦时,发电成本则相应上升到0.4元/千瓦时。CCUS技术应用的高能耗、高成本问题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在运的4个CCUS示范工程,皆未真正实现从CO2捕集、运输到封存三阶段的完整示范。国际能源署(IEA)201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CCUS项目数量中国和印度共21个,需投资190亿美元。但中国业界对于上述报告中提及的中国和印度在2020年CCUS示范项目达到21个普遍认为“不太现实”,其中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技术和成本难题。
  或许也是意识到碳捕集在中国还有很长路要走,国家发改委此番发布的通知中明确,未来将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组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重点示范项目的申报、筛选和支持工作,完善项目审批和管理机制,支持建立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